首页

yapoo系列

时间:2025-05-23 18:21:13 作者: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中国林都”伊春举行 浏览量:60103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眼下正值暑期,7月29日,安阳殷墟博物馆里观者如云。

  “同学们请看,这就是3000多年前的车辆,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在一楼车马遗迹展厅,23座车马坑遗迹矩阵式陈列,学生们围在一起,仔细听带队老师的讲解。二楼“伟大的商文明”展厅里,每件文物前都聚集了不少游客,他们有的在用手机拍摄,有的聆听讲解员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还有小学生拿画笔在笔记本上临摹文物。在沉浸式数字展厅,9组LED屏犹如敞开的大门,引导游客缓步进入殷商文明,直观体验当时的生产生活、文化军事、占卜祭祀。

  自今年2月新馆开馆以来,殷墟博物馆参观热度持续升温。截至目前,该馆已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连续两个季度居中博热搜榜“考古遗址博物馆前30榜单”榜首。

  “以人为本、开放办馆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殷墟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他们一是邀请国内甲骨文研究方面的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对甲骨文相关知识由浅入深进行科普,讲好甲骨文背后的精彩故事;二是不断提升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及时解决自主发现和游客反映问题,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比如,我们每天增设不同场次的百人免费讲解团、50人免费讲解团,针对三楼沉浸式数字展厅等待人数较多现状,及时将播放场次由半小时一场调整为20分钟一场。”赵清荣举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博物馆承担着实证阐释历史、引导价值取向、培育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大责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博物馆既责无旁贷也无法替代。”赵清荣介绍,殷墟博物馆陈展不断学习借鉴新举措、开展新尝试,优化常设展览,持续推出临时展览,积极推动展览“走出去”,让更多民众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它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赵清荣介绍,他们将继续在博物馆建设、运营上尝试新理念、新创意,让博物馆真正做到开放共享、以人为本,带着“烟火气”和“文化味”融入生活,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

  赵清荣说,他们在殷商文化宣传、研学社教工作着重发力,以青少年为主体对象,围绕殷墟文化活化利用,拟推出《萌宝寻商记》《大邑商奇遇记》《殷墟考古知多少》《指甲上的青铜王国》《甲骨文里的小王子》等研学课程,编辑《萌宝寻商记研学手册》;打造“商传千年铸未来”校园行品牌,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公益讲座、移动展览、社教活动。

  “眼下,逛博物馆成了大众日常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尤其是大批年轻人流连在博物馆中,这让人深感欣慰。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办展水平,创新展示载体,进一步讲好殷墟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的文明中国。”赵清荣表示。(河南日报)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增 多家车企下调价格应对

3月2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难题,共促世界和平”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继续通过高层交往、外交磋商、对口部门的交流等渠道,同各方加强安全理念和政策沟通,支持国际社会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等一系列平台,围绕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价值和实践开展深入的交流。

华夏河图·银川当代美术馆与歌德学院携手共建中德文化交流基地

随林直孝登上进博会舞台的两家企业都来自于日本最大的创新孵化平台STATION Ai,目前,该平台已汇集近500家初创企业。林直孝期待能借助进博会平台,让企业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一方面,通过创新孵化专区,为企业找到更多客户和合作方;另一方面也希望吸引中国企业加入STATION Ai。

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7月30日起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

蒙古族刺绣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2008年,蒙古族刺绣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内蒙古小镇父子的移动“星空影院”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主题,总书记曾讲到哪些典故?一起学习↓↓↓

道中华丨两分钟看懂界碑

经查,王晓华党性不纯、立场不坚,掩盖问题、避重就轻,不落实巡视整改要求;与涉案人员串供,对抗组织审查;“亲”“清”不分,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密切并利用影响力为亲属谋利;道德失守,罔顾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损害党员领导干部形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